跳到主要內容

在家裡也可以試著做的自我照顧

這週有機會認識一些新朋友,過去在介紹我自己時,常被人問我都怎麼紓壓,我的回答通常是去旅行、看風景,同時也是我最喜歡的興趣,因為喜歡專心地沈浸在景色裡,感受一下現在五官感受到的一切,感受風穿過指尖的感受,看看隨著風小草、雲朵怎麼飄,聽一聽海浪是如何一波又一波…,在這樣充分的休息後,反而會因此冒出一些體悟、丟去一些煩惱。然而隨著COVID-19日益延燒,大家開始推崇#stayhome,四處旅行、看風景突然成了一件容易被批評的事情,果不其然,在我分享完後的下一秒,立刻就有人回應:「現在真的是最好不要出門欸!」我對他笑了一下,回答他:「是啊!放鬆的方式有很多種,那只是其中一種我最愛的方式!想聽些其他的方式嗎?」

自我照顧之於助人者是一堂重要的必修課,常聽別人說你只能帶別人到你走過的地方,知道怎麼樣幫助自己的人,才能幫助別人。擔任教職也是如此,面對來自上級、家長、學生的各樣聲音,想法一個一個的好像永遠停不下來,教師的工作不單是教學,更被期待理解、溝通、協助處理問題,每個人都期待被你照顧和幫助,也許你也會有感到疲憊耗竭的時候,這時候你都怎麼照顧自己呢?

回顧上述我說我常用的方式,你有沒有發現什麼呢?看似出門這件事,是往更多的刺激奔去,然而選擇的場所、方式,卻是相反的可以「專心」地沈浸在景色中,觀察自己的狀態以及身邊的景物,更往自己的內心奔去的,因此而感到放鬆、休息的重點其實不在出門,而是這樣休息的方式是使用了「正念(mindfulness)」的概念,而正念的應用非常廣泛,即使不出門也可以操作,要學會這個方式一點都不困難,試著每天抽出五到十分鐘、反覆練習,你也可以越來越得心應手!

網路上搜尋「正念(mindfulness)」會有一些錄音檔可以幫助你嘗試或練習,若你想在家嘗試,以下摘要 Russ Harries的 Mindfulness Skills Volume 1 中「正念」呼吸練習來舉例,邀請你體驗看看:(若是自己操作,可使用計時的方式)

Step1:請舒服、自然的坐著或躺著,雙手平放身體兩側或雙腿上,閉上眼睛,若你不想閉上眼睛也可以選擇一個地方注視。

Step2:將注意力放在自己的五官知覺上,例如:屁股和椅子接觸的感覺、腳底板與地面接觸的感覺、皮膚和空氣接觸的溫度、地心引力的感覺等等。

Step3:將注意力放在呼吸上,不用刻意深呼吸,但試著去觀察空氣被你吸進又吐出、肚子和胸腔的起伏、空氣被吸進和吐出的的溫度、你呼吸時吸氣到什麼樣的深度等等。

*如果這時候你分心或是出現了很多其他的想法,沒關係!不要壓抑它,只要提醒自己回到注意自己的呼吸。出現多次就反覆回到注意呼吸就可以囉!

Step4:響鈴提示時間到的時候,做三次深呼吸後慢慢睜開眼睛,當作練習結束的分界點。也可以試著筆記一下結束後的感受!

規律三餐、運動這樣的自我照顧我們都明白,也常聽大家都在努力做這樣的訓練,但在心理情緒上的被照顧需求卻因為不容易看見,而容易被忽略。然而就像三個傻瓜電影中所提到的,"This heart scares easily, You have to trick it." 心是很脆弱的,要時常安撫他,而安撫你的心最合適的人就是你自己,讓我們從今天開始,也在每天挪出一小段時間好好的照顧自己吧!當你越來越上手,也許你也可以開始把這樣的概念用在各式各樣的活動上,期待你的收穫! 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如何減緩備考焦慮?

你也有以下困擾嗎? 擔心書唸不完 擔心讀的內容都不會考,沒有讀到的反而考出來 準備複試時,擔心初試不會過 準備初試時,擔心複試沒時間準備 擔心自己沒力氣好好運用時間 擔心自己沒動力好好運用時間 擔心太努力卻沒有考上,會損害自信心 擔心努力了卻沒有考上,讓身邊的人對我失望 擔心自己成為同一期唯一一位考不上正職的老師 擔心自己找不到除了教職以外,其他可以做的事情 因為人生中大部分的事情都是未知的,所以這個擔心的清單,可以一直無止盡地寫下去,這也是大部分考生的心理狀態。 真正的困境並不是大家已經落榜,而是對於未知無止盡的擔心,這份情緒讓我們沒有辦法好好專注於我們可以掌控的因子,例如安排今天可以讀書的時間、練習口試的時間、追蹤運動和飲食習慣、回顧並記錄當日教學成就等。 面對這個沒有盡頭的「擔心清單」,我想提供給各位三個建議,擺脫擔心魔咒。 第一,從情緒中找期待 備考時擔心的情緒,往往是來自於你對於教職的嚮往和期待。 從告訴自己「我好擔心考不上」,轉變為告訴自己「我好期待可以考上,現在我可以怎麼做?」 情緒的功能只是為了讓我們更了解自己的需求,而非把我們無止盡地拉近負向思考的深淵。 所以當你一覺察到負向情緒,就問問自己,這個情緒是來自於哪一個期待?我現在在這個時刻,可以做些什麼,讓自己更靠近這個目標? 把自己從情緒和認知中,慢慢轉向行動。一旦你繼續開始前進,每天過得很充實,你和情緒共處的能力就會提升,擔心的想法,可以對你造成的傷害也會減少許多。 第二,專注於當下 雖然沒有人知道未來長什麼樣子,但若是因為對未來的恐懼感而放棄提升自我,我可以確定這樣的未來不會是你想要看到的樣子。專注於控制你可以控制的事情,並好好紀錄當天的成就。也許你常常帶著疲憊的身軀結束每一天,但從現在開始,你可以帶著完整的心靈去面對忙碌的生活。讓生活中的「充實」和「空白」,同時帶給你備考的力量。 今天的工作 備課、個案輔導、親師諮詢 今天的讀書進度 讀專書、寫考古題、看函授課程 今天的紓壓管道 跑步15分鐘、看1集吃播 今天的支持系統 給爸媽打個電話、和同事一起吃晚餐 今天的自我照顧 護眼操、護膚程序、正念冥想 今天的習慣建立 喝2000cc水、早晚不滑手機、不花錢 第三、突破成績迷思 這一點對於考生來說非常重要,雖然這句話聽起來有點奇怪,但是備考的過程其實是比考試本身更重要的,你在備考的過程中可以建立並體...

教師適不適合考托福?準備十天,成績破百,秘訣分享!

托福其實不是我優先推薦給教師通過B2檢定的考試,因為它非常學術、難度也真的偏高,所以對於一邊上班、一邊備考的夥伴來說,會相對吃力。 但是托福的考試方式,是聽說讀寫整合考試,也就是說考口說和寫作的時候,也都會需要使用到閱讀和聽力的技巧,所以它對於提升我們整體聽說讀寫的能力,是非常有效果的。 所以如果你有考慮報考雙語教師,卻不知道可以如何提升口說能力,非常建議參考托福的模擬試題,透過學術文章、模擬在大學聽講的狀態,去提升整體英語能力。 新制托福的考試和過去有什麼不同? 首先,考試時間從三個多小時,變成兩個小時整。也就是說試題瘦身了不少,刪除了不算分的加試題,閱讀總共只有20題,聽力總共約30題,是不是跟多益的200題聽起來差很多。 但是也不要高興得太早,這些題目的長度,大概都是多益題目的10倍長,而且內容多是天文、地理、歷史、科學、心理學等學術內容,所以如果你平時比較喜歡單純的商用英文,還是建議考多益會輕鬆很多。但如果你對於這些學科知識很有興趣,也很鼓勵你挑戰看看,畢竟這些知識都可以當作平時教學的補充,尤其是對於國高、中的英語教師來說。 第二個不同之處,主要是在寫作的部分,寫作從本來一題獨立寫作、一題整合寫作,改成了兩題都是整合寫作,也就是需要發表自己的意見的比重減少了,更重要的是去統整學科的概念,以及比較作者和教授的論點有何不同,這也是學術寫作比較在意的事情。 而口說的部分是唯一沒有更動的,依然是1題獨立意見題、3題整合題型。非常仰賴聽力和做筆記的能力。 準備新制托福十天,托福成績破百 接下來跟大家分享,我是如何利用十天的準備時間,每天不寫超過一回考古題,考到閱讀28、聽力26、口說27、寫作24分,四科達頂標,總分105分。 首先,前五天我都是專攻我自己比較害怕的口說,先熟悉題型,每天完成一回口說考古題四題,確實寫下聽力筆記,並找到自己習慣的做筆記模式,像是使用一些數字符號代替文字,刪去母音等方式,提升筆記效率。 我從自己的回答、網路上玲瑯滿目的模板中,整理出我自己講英文時最習慣的轉折語、適合每一題的開場和結語,整理成屬於自己的模板, 以下提供口說四種題型模板給大家參考 。 Task 1 I agree with the statement for the following two reasons. Yes, I agree that… No, I disagre...

113 國中自然生物專長教師|上榜分享文

  雖然艱辛,但也是很充實和幸福的一段日子 一、教師甄試歷程: 我是國中自然生物專長的老師,在這幾年國中生物開缺機會不多~ 歷程簡介如下: 111第一年考兩場:都離複試最低錄取分數差9分 112第二年考兩場:都離複試最低錄取分數差3分 113第三年考兩場:台北沒有進入複試;台中進入複試,最終有幸正取。 對我來說這次機會非常難得,我不僅第一次取得複試門票,也是今年度最後一場甄試機會了,回顧短短兩週左右的複試準備歷程,想起來雖然艱辛、緊張,但是也是很充實和幸福的一段日子。 *口試題目* 台中區國中 : 1.有遇過特教生在班級嗎?如何因應  2.未來生涯規劃  3.學務處覺得妳代班代的很好,想要新學期請你繼續當導師,但是教務處這邊希望你接任教學組長,你要怎麼辦?  4.親師溝通衝突如何處理面對  5.教學生涯中有什麼力不從心的事情嗎?  6.如果有學生在ig 上跟你告白,你會怎麼處理?  7 .低成就學生上課搗亂怎麼處理?  8.Ai融入教學妳會怎麼做? 台北市國中: 1.30秒自我介紹  2.如何讓學生自主學習  3.學生完全不聽你的話怎麼辦  4.特殊生從國小端上來的流程,如何處理特殊生 二、特別感謝: 親密的加油團: 我的男友情緒非常穩定,也常常扮演開導我的角色。我發現我的焦慮週期與月經週期十分接近,這段期間他會特別注意我的身心狀況。常常花時間幫助我做出完整一致性的溝通,讓我越來越了解如何表達情緒。 一群比較親近的閨蜜和學長姐,一通電話就可以幫助我疏通焦慮、一個聚餐可以帶我總結努力繼續前進。 人脈來自平時的結緣: 校內主任與老師:我常常送禮表達感謝,和同辦公室與處室行政老師的關係都不錯,到後來常有許多老師主動加入作為口試委員。 參加考試的時候遇到系上學長姐,我都會加入聯繫方式,作為後援團隊。在選校、分析代理環境上都有許多幫助。 素未謀面的老師來自學長姐的牽線:我有幾場口試練習是直接面對完全不認識的老師,這幫助我練習中更有臨場感。 網路上也有許多考取教師經營的社群,這幫助我快速搜集考情、準備方法,甚至讓我有多方確認問題的窗口。像是在準備複試服裝時,我就私訊包括悅悅老師等幾位老師。 三、心路歷程與總結分享: 畢業後考取縣內第一大的學校連續代理三年,我在每學年度給自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