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工作是為了享受生活

雖然考季已經過了,但是今年有很多老師想要提早為明年的教師甄試做準備,所以即使是淡季也有很多人報名諮詢課程。再加上原本線上的英文課和企業提供線上演講的機會,讓我的斜槓人生非常充實。奇怪的是,我的心中永遠還是有數不清的願望想要達成,我還想要拍線上課程、錄廣播節目、拍美食影片、甚至是再寫幾本書,所以我每天從起床到閉眼都在工作,是很典型的工作狂。

反觀我的另一半,在身體好轉以後馬上就開始享受生活,每天邀約我一起看 Netflix 上的美食節目、一起開發新的菜色、一起分析 Ubereats 的壽司店、一起看 Disney+ 上的音樂劇、一起玩 Overcooked(打電動)、一起跳 Salsa... 一開始我都會很不情願,總是心繫著工作,但他常常告訴我:「錢夠用就好了,畢竟我們的生活不是為了工作,工作是為了好好享受生活。」

這才讓我回想起了台荷的文化差異,在台灣,工作上的成就幾乎能定義一個人的價值和成敗,所以大家不是被迫加班就是自願把自己的肝獻給公司,但是在荷蘭的公司幾乎沒有人留下來加班,回家後老闆也找不太到人了,因為他們非常在意家庭和生活品質。但是區分出明確的工作時間和個人時間之後,並沒有讓荷蘭人的工作表現變差,反而因為工作時間有限,而提升了他們的工作效率。

親身經歷新冠病毒的威力以後,我的生活哲學和價值觀的確有了一些改變,回想當初選擇轉職就是為了擁有更多自己的時間,可以陪伴家人朋友、把僅此一生過得精彩,反觀這一年,我卻把那些自由的時間都拿去做更多的工作了,雖然心裡充滿成就感和意義感,但「享受工作」的確離「享受生活」還有一段距離。

除了珍惜和重要他人相處的時間以外,享受生活還有很多其他的好處,像是降低壓力指數、舒緩身體疲勞、提高效率和掌控感,並提升我們在情緒、心理、身體和靈魂層面的素質。懂得享受生活的人,即便在一個控制感極低的環境中,也能透過自我對話找到值得慶祝的事,維持住生活滿意度。

然而,我認為享受生活的定義並不是「隨心所欲」,而是把心力有意識地放在重要的人事物上,像是安排約會時間和方式、空出時間看書餵養自己的心靈、建立每天運動的習慣等。和大家分享我自己在做了一些研究和實踐以後的心得,以及一些享受生活的提案。


一、心理健康

1.自我探索:透過書寫、創作、諮商、自我對話等,探索自己的信念、價值觀、目標、期待、渴望和計畫。每天花一小段時間傾聽自己的聲音,問問自己想要用什麼樣的的態度面對這一天的挑戰。

2.閱讀:找到適合自己的書籍,像是原子習慣、告別玻璃心的女力指南、不認輸的骨氣、也許你該找人聊聊、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等。一本好書能為努力生活的人提供燃料,提升做決定和負責任的能力。

3. 空間設計:透過整理環境恢復心理的秩序,避免因雜亂的環境降低控制感和生活滿意度。


二、情緒健康

研究顯示以下策略可以有效增加體內的血清素和多巴胺的分泌,激發快樂荷爾蒙:

1.  常常表達感激

2. 自我肯定的習慣

3. 擁抱(家人、另一半、毛小孩...)

4. 親近大自然

5. 根據自己的喜好,安排hightlight小確幸時光(吃美食、和好友講電話、看喜劇...)


三、身體健康

1.  促進血液循環(走動、運動、伸展)

2. 從能享受的活動開始嘗試(爬山、快走、慢跑、有氧、瑜珈)

3. 每天早上一大杯溫水/檸檬汁

4. 吃一頓豐盛的早餐

5. 獲得適當的日照,踩草地接地氣,平衡身體電位


四、靈魂健康

1.禱告:和上帝建立關係,感受到自己是被愛、被在乎的,用相同的愛去與人建立關係。

2.進修:透過線上讀經計劃或影音課程,了解聖經的內容可以如何幫助現階段的自己和他人。

3.分享:透過更了解自己和上帝的關係,把收穫和心情分享出去,並為他人的經歷感謝上帝。


Habits are intertwined with personal identity.

習慣和一個人的身份價值密不可分。

-James Clear, Atomic Habits (原子習慣)


享受習慣養成的過程,漸漸地我們就能更喜歡自己的決定,設計出最理想的生活方式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如何減緩備考焦慮?

你也有以下困擾嗎? 擔心書唸不完 擔心讀的內容都不會考,沒有讀到的反而考出來 準備複試時,擔心初試不會過 準備初試時,擔心複試沒時間準備 擔心自己沒力氣好好運用時間 擔心自己沒動力好好運用時間 擔心太努力卻沒有考上,會損害自信心 擔心努力了卻沒有考上,讓身邊的人對我失望 擔心自己成為同一期唯一一位考不上正職的老師 擔心自己找不到除了教職以外,其他可以做的事情 因為人生中大部分的事情都是未知的,所以這個擔心的清單,可以一直無止盡地寫下去,這也是大部分考生的心理狀態。 真正的困境並不是大家已經落榜,而是對於未知無止盡的擔心,這份情緒讓我們沒有辦法好好專注於我們可以掌控的因子,例如安排今天可以讀書的時間、練習口試的時間、追蹤運動和飲食習慣、回顧並記錄當日教學成就等。 面對這個沒有盡頭的「擔心清單」,我想提供給各位三個建議,擺脫擔心魔咒。 第一,從情緒中找期待 備考時擔心的情緒,往往是來自於你對於教職的嚮往和期待。 從告訴自己「我好擔心考不上」,轉變為告訴自己「我好期待可以考上,現在我可以怎麼做?」 情緒的功能只是為了讓我們更了解自己的需求,而非把我們無止盡地拉近負向思考的深淵。 所以當你一覺察到負向情緒,就問問自己,這個情緒是來自於哪一個期待?我現在在這個時刻,可以做些什麼,讓自己更靠近這個目標? 把自己從情緒和認知中,慢慢轉向行動。一旦你繼續開始前進,每天過得很充實,你和情緒共處的能力就會提升,擔心的想法,可以對你造成的傷害也會減少許多。 第二,專注於當下 雖然沒有人知道未來長什麼樣子,但若是因為對未來的恐懼感而放棄提升自我,我可以確定這樣的未來不會是你想要看到的樣子。專注於控制你可以控制的事情,並好好紀錄當天的成就。也許你常常帶著疲憊的身軀結束每一天,但從現在開始,你可以帶著完整的心靈去面對忙碌的生活。讓生活中的「充實」和「空白」,同時帶給你備考的力量。 今天的工作 備課、個案輔導、親師諮詢 今天的讀書進度 讀專書、寫考古題、看函授課程 今天的紓壓管道 跑步15分鐘、看1集吃播 今天的支持系統 給爸媽打個電話、和同事一起吃晚餐 今天的自我照顧 護眼操、護膚程序、正念冥想 今天的習慣建立 喝2000cc水、早晚不滑手機、不花錢 第三、突破成績迷思 這一點對於考生來說非常重要,雖然這句話聽起來有點奇怪,但是備考的過程其實是比考試本身更重要的,你在備考的過程中可以建立並體...

教師適不適合考托福?準備十天,成績破百,秘訣分享!

托福其實不是我優先推薦給教師通過B2檢定的考試,因為它非常學術、難度也真的偏高,所以對於一邊上班、一邊備考的夥伴來說,會相對吃力。 但是托福的考試方式,是聽說讀寫整合考試,也就是說考口說和寫作的時候,也都會需要使用到閱讀和聽力的技巧,所以它對於提升我們整體聽說讀寫的能力,是非常有效果的。 所以如果你有考慮報考雙語教師,卻不知道可以如何提升口說能力,非常建議參考托福的模擬試題,透過學術文章、模擬在大學聽講的狀態,去提升整體英語能力。 新制托福的考試和過去有什麼不同? 首先,考試時間從三個多小時,變成兩個小時整。也就是說試題瘦身了不少,刪除了不算分的加試題,閱讀總共只有20題,聽力總共約30題,是不是跟多益的200題聽起來差很多。 但是也不要高興得太早,這些題目的長度,大概都是多益題目的10倍長,而且內容多是天文、地理、歷史、科學、心理學等學術內容,所以如果你平時比較喜歡單純的商用英文,還是建議考多益會輕鬆很多。但如果你對於這些學科知識很有興趣,也很鼓勵你挑戰看看,畢竟這些知識都可以當作平時教學的補充,尤其是對於國高、中的英語教師來說。 第二個不同之處,主要是在寫作的部分,寫作從本來一題獨立寫作、一題整合寫作,改成了兩題都是整合寫作,也就是需要發表自己的意見的比重減少了,更重要的是去統整學科的概念,以及比較作者和教授的論點有何不同,這也是學術寫作比較在意的事情。 而口說的部分是唯一沒有更動的,依然是1題獨立意見題、3題整合題型。非常仰賴聽力和做筆記的能力。 準備新制托福十天,托福成績破百 接下來跟大家分享,我是如何利用十天的準備時間,每天不寫超過一回考古題,考到閱讀28、聽力26、口說27、寫作24分,四科達頂標,總分105分。 首先,前五天我都是專攻我自己比較害怕的口說,先熟悉題型,每天完成一回口說考古題四題,確實寫下聽力筆記,並找到自己習慣的做筆記模式,像是使用一些數字符號代替文字,刪去母音等方式,提升筆記效率。 我從自己的回答、網路上玲瑯滿目的模板中,整理出我自己講英文時最習慣的轉折語、適合每一題的開場和結語,整理成屬於自己的模板, 以下提供口說四種題型模板給大家參考 。 Task 1 I agree with the statement for the following two reasons. Yes, I agree that… No, I disagre...

113 國中自然生物專長教師|上榜分享文

  雖然艱辛,但也是很充實和幸福的一段日子 一、教師甄試歷程: 我是國中自然生物專長的老師,在這幾年國中生物開缺機會不多~ 歷程簡介如下: 111第一年考兩場:都離複試最低錄取分數差9分 112第二年考兩場:都離複試最低錄取分數差3分 113第三年考兩場:台北沒有進入複試;台中進入複試,最終有幸正取。 對我來說這次機會非常難得,我不僅第一次取得複試門票,也是今年度最後一場甄試機會了,回顧短短兩週左右的複試準備歷程,想起來雖然艱辛、緊張,但是也是很充實和幸福的一段日子。 *口試題目* 台中區國中 : 1.有遇過特教生在班級嗎?如何因應  2.未來生涯規劃  3.學務處覺得妳代班代的很好,想要新學期請你繼續當導師,但是教務處這邊希望你接任教學組長,你要怎麼辦?  4.親師溝通衝突如何處理面對  5.教學生涯中有什麼力不從心的事情嗎?  6.如果有學生在ig 上跟你告白,你會怎麼處理?  7 .低成就學生上課搗亂怎麼處理?  8.Ai融入教學妳會怎麼做? 台北市國中: 1.30秒自我介紹  2.如何讓學生自主學習  3.學生完全不聽你的話怎麼辦  4.特殊生從國小端上來的流程,如何處理特殊生 二、特別感謝: 親密的加油團: 我的男友情緒非常穩定,也常常扮演開導我的角色。我發現我的焦慮週期與月經週期十分接近,這段期間他會特別注意我的身心狀況。常常花時間幫助我做出完整一致性的溝通,讓我越來越了解如何表達情緒。 一群比較親近的閨蜜和學長姐,一通電話就可以幫助我疏通焦慮、一個聚餐可以帶我總結努力繼續前進。 人脈來自平時的結緣: 校內主任與老師:我常常送禮表達感謝,和同辦公室與處室行政老師的關係都不錯,到後來常有許多老師主動加入作為口試委員。 參加考試的時候遇到系上學長姐,我都會加入聯繫方式,作為後援團隊。在選校、分析代理環境上都有許多幫助。 素未謀面的老師來自學長姐的牽線:我有幾場口試練習是直接面對完全不認識的老師,這幫助我練習中更有臨場感。 網路上也有許多考取教師經營的社群,這幫助我快速搜集考情、準備方法,甚至讓我有多方確認問題的窗口。像是在準備複試服裝時,我就私訊包括悅悅老師等幾位老師。 三、心路歷程與總結分享: 畢業後考取縣內第一大的學校連續代理三年,我在每學年度給自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