雖然考季已經過了,但是今年有很多老師想要提早為明年的教師甄試做準備,所以即使是淡季也有很多人報名諮詢課程。再加上原本線上的英文課和企業提供線上演講的機會,讓我的斜槓人生非常充實。奇怪的是,我的心中永遠還是有數不清的願望想要達成,我還想要拍線上課程、錄廣播節目、拍美食影片、甚至是再寫幾本書,所以我每天從起床到閉眼都在工作,是很典型的工作狂。
反觀我的另一半,在身體好轉以後馬上就開始享受生活,每天邀約我一起看 Netflix 上的美食節目、一起開發新的菜色、一起分析 Ubereats 的壽司店、一起看 Disney+ 上的音樂劇、一起玩 Overcooked(打電動)、一起跳 Salsa... 一開始我都會很不情願,總是心繫著工作,但他常常告訴我:「錢夠用就好了,畢竟我們的生活不是為了工作,工作是為了好好享受生活。」
這才讓我回想起了台荷的文化差異,在台灣,工作上的成就幾乎能定義一個人的價值和成敗,所以大家不是被迫加班就是自願把自己的肝獻給公司,但是在荷蘭的公司幾乎沒有人留下來加班,回家後老闆也找不太到人了,因為他們非常在意家庭和生活品質。但是區分出明確的工作時間和個人時間之後,並沒有讓荷蘭人的工作表現變差,反而因為工作時間有限,而提升了他們的工作效率。
親身經歷新冠病毒的威力以後,我的生活哲學和價值觀的確有了一些改變,回想當初選擇轉職就是為了擁有更多自己的時間,可以陪伴家人朋友、把僅此一生過得精彩,反觀這一年,我卻把那些自由的時間都拿去做更多的工作了,雖然心裡充滿成就感和意義感,但「享受工作」的確離「享受生活」還有一段距離。
除了珍惜和重要他人相處的時間以外,享受生活還有很多其他的好處,像是降低壓力指數、舒緩身體疲勞、提高效率和掌控感,並提升我們在情緒、心理、身體和靈魂層面的素質。懂得享受生活的人,即便在一個控制感極低的環境中,也能透過自我對話找到值得慶祝的事,維持住生活滿意度。
然而,我認為享受生活的定義並不是「隨心所欲」,而是把心力有意識地放在重要的人事物上,像是安排約會時間和方式、空出時間看書餵養自己的心靈、建立每天運動的習慣等。和大家分享我自己在做了一些研究和實踐以後的心得,以及一些享受生活的提案。
一、心理健康
1.自我探索:透過書寫、創作、諮商、自我對話等,探索自己的信念、價值觀、目標、期待、渴望和計畫。每天花一小段時間傾聽自己的聲音,問問自己想要用什麼樣的的態度面對這一天的挑戰。
2.閱讀:找到適合自己的書籍,像是原子習慣、告別玻璃心的女力指南、不認輸的骨氣、也許你該找人聊聊、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等。一本好書能為努力生活的人提供燃料,提升做決定和負責任的能力。
3. 空間設計:透過整理環境恢復心理的秩序,避免因雜亂的環境降低控制感和生活滿意度。
二、情緒健康
研究顯示以下策略可以有效增加體內的血清素和多巴胺的分泌,激發快樂荷爾蒙:
1. 常常表達感激
2. 自我肯定的習慣
3. 擁抱(家人、另一半、毛小孩...)
4. 親近大自然
5. 根據自己的喜好,安排hightlight小確幸時光(吃美食、和好友講電話、看喜劇...)
三、身體健康
1. 促進血液循環(走動、運動、伸展)
2. 從能享受的活動開始嘗試(爬山、快走、慢跑、有氧、瑜珈)
3. 每天早上一大杯溫水/檸檬汁
4. 吃一頓豐盛的早餐
5. 獲得適當的日照,踩草地接地氣,平衡身體電位
四、靈魂健康
1.禱告:和上帝建立關係,感受到自己是被愛、被在乎的,用相同的愛去與人建立關係。
2.進修:透過線上讀經計劃或影音課程,了解聖經的內容可以如何幫助現階段的自己和他人。
3.分享:透過更了解自己和上帝的關係,把收穫和心情分享出去,並為他人的經歷感謝上帝。
Habits are intertwined with personal identity.
習慣和一個人的身份價值密不可分。
-James Clear, Atomic Habits (原子習慣)
享受習慣養成的過程,漸漸地我們就能更喜歡自己的決定,設計出最理想的生活方式。
留言
張貼留言